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”。從古至今,人們都在孜孜不倦地追尋著睡眠與夢的關系。中國古代有“周公解夢”,西方有弗洛伊德“夢的解析”,無一不給夢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。其實,和清醒期一樣,我們在睡眠期間也存在心理活動,而這些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就是做夢。
睡眠分為NREM睡眠和REM睡眠。絕大多數夢都發(fā)生在REM期,這一時期形成的夢境生動、鮮明,有些人描述就像在演電影一樣。當然也有大約7%的夢出現在NREM期,這一時期的夢境平淡、生動性差。臨床上,經常聽到患者抱怨“我昨晚做了一整晚的夢,我沒有睡好”。其實,夢并不是影響我們睡眠的罪魁禍首,因為對每個人而言,一個人每晚會做3-5個夢,每晚的夢境可間斷持續(xù)1.5小時左右。有研究表明,如果讓被試者觀看悲慘的電影,那么晚上REM睡眠的需求會大大增加,也就是說,夢境可以幫助我們緩沖不良情緒。所以,對于這些患者,我們關注的應該是背后的心理因素,正是這些心理因素影響了夜間的正常睡眠,并且?guī)砹税滋斓母鞣N不舒服,而并非做夢所為。
聽起來,夢境對我們有利,那所有的夢都具有這樣的功能嗎?做噩夢又是怎么回事呢?一些人由于過度敏感,依賴性強,易于激動而發(fā)生噩夢?,F實生活中創(chuàng)傷性事件也常常使人產生噩夢,如手術、失去親人等等。如果噩夢是一過性的,一般不會帶來嚴重后果,勿需過分關注,生活中注意減少精神刺激即可。若噩夢為持續(xù)性的,則可能為精神疾病的癥狀,這時就應該加以重視,及時就醫(yī)。